张建军,男,1973年1月生,甘肃靖远人,博士研究生,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甘肃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北方言研究中心”主任。
1997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 2004年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 2009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2009年2月至2010年2月赴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做为期一年的访问学者,并担任吴多泰语文研究中心研究助理。1997年兰州师专中文系助教;2002兰州师专(2006年后改称开云(中国)Kaiyun官方网站)中文系讲师;2008年开云(中国)Kaiyun官方网站文史学院副教授,甘肃方言研究所所长;2019年至今兰州城市学院文史学院教授,甘肃方言研究所所长,甘肃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北方言研究中心”主任。
现任开云(中国)Kaiyun官方网站语言文字委员会委员、文史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兼任全国汉语方言学会会员(2013-2015年任理事),陕西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宝鸡文理学院“关陇方言与民俗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客座教授,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甘肃项目专家组成员、甘肃农业大学兼职教授。
任教以来,为本专科生讲授《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汉语方言学》《音韵学常识》等课程,为留学生讲授《初级汉语课本》《中级汉语》等课程,为研究生讲授《汉语方言学》《社会语言学》《汉语语音学教学与研究》《汉语史》等课程。教学深受学生欢迎。曾获兰州师专首届课堂优秀教学奖、首届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甘肃省比赛优秀奖。主讲《古代汉语》先后被遴选为校级、省级一流课程。
主要从事汉语方言的调查研究,在河湟地区汉语方言和兰银官话等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界产生了一定影响。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主持完成国家语委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专项任务3项,主持完成甘肃省教育厅硕士导师项目1项。目前主持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各1项。参与香港政府资助局资助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子课题1项。出版专著(合著)5部,参编教材1部,发表30余篇。曾2次荣获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9、2021)、甘肃省高校社科成果三等奖(2014)、2016年获“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工作者”称号。
主要论著
(一)著作
1.《保安语常用词汉英词典》(副主编),甘肃民族出版社,2008年。
2.《西北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副主编),华东师大出版社,2013年。
3.《西北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二辑),(副主编),华东师大出版社,2014年。
4.《西北汉语方音纲要》(译著),兰州大学出版社,2018年。
5.《西北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三辑),(第二主编),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9年
6.《域外乡愁的回音——第六届海外汉语方言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副主编),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9年。
(二)论文
1.知照组及喻三喻四字古声母辨析,《河西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2.浅谈回族话汉语词汇与普通话词汇的差异,《西北方言与民俗研究论丛》(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12月。
3.甘肃临夏话的虚词“着”,《甘肃高师学报》,2007年第6期。
4.河州方言语法特点说略,《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5.河州汉语方言成因探析,《甘肃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6.甘南藏语与周边汉语方言接触类型,《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7.藏语与河州汉语方言的接触史及接触类型,《西藏研究》,2009年第3期。
8.甘肃临夏方言的变韵现象,《中国语文研究》(香港)《中国语文研究》(香港),2011年。
9.论美恶同辞,《西安社会科学》,2011年第3期。
10.兰州地名命名的文化心理特征,《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
11.临夏八坊回民话的语音特点,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文通讯》2012年第2期。
12.中古到现代西北方言的发展,《西北语言与文化研究》2013年,华东师大出版社。
13.从轻重音现象看河州方言与阿尔泰语的关系,《西北语言与文化研究》2013年,华东师大出版社。
14.汉语西北方言语音演变的历史研究概述,《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4年第4期。
15.中古端、精、见组字在河州方言齐齿呼韵母前的演变,《西北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二辑),2014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6.从语法特点看唐汪话的语言性质,《西北师大学报》2015年第2期。
17.临夏汉语方言的“格”与“体”,《北方汉语中的语言接触历时与共时研究》,Collection des Cahiers de Linguistique Asie Orientale 13,2015年。
18.东乡族汉中的“些”、“有”、“啦哒/哒啦”、“阿哈”的用法及来源,《北方汉语中的语言接触历时与共时研究》,Collection des Cahiers de Linguistique Asie Orientale 13,2015年。
19.临夏方言声调不稳定性现象初探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9月。
20.西北方言入声韵带i介音现象,《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
21.关中和河西走廊一带的历史概况及其对语言的影响,《丝绸之路》2015年24期。
22.三声调临夏方言的语音特征,《西北语言与民俗研究论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
23.隋唐长安时期到沙洲及晚唐长安时期语音演变,《西北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三辑),世界图书出版社,2019年。
科研项目
1.主持完成2010年甘肃省研究生导师科研项目《河州汉语方言与文化民俗研究》(1011B-06)。
2.参与香港政府资助局资助项目《关中方言调查及声母、介音演变研究》(440808)。
3.参与201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近八十年来关中方言微观演变研究》(10AYY002)
4.参与201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部项目“民族融合地区(兰州)地名训诂”(10XYY020)。
5.参与2011年甘肃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渭河流域甘肃段汉语方言研究》。
6.参与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陕西关中西府和甘肃陇东(平凉、庆阳)方言连读变调研究》(11CYY014)。
7.主持完成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多语接触视域下的河州方言语音研究》(12XYY007)。
7.主持完成国家语委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甘肃汉语方言调查·临夏》(YB1521A008)
8.主持完成国家语委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甘肃汉语方言调查·会宁》(YB1721A005)
9.主持完成国家语委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甘肃汉语方言调查·合作》(YB1821A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