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论魏晋南北朝时期七言诗的发展历程(时间范围还可以压缩)
6、 古代隐逸风气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可以选择某一时期来谈)
7、 唐宋“赠序”文探析(可以选择某一时期或某一作家来谈)
23、萧红创作中的生命意识
24、朱自清记人散文研究
35、试论三十年代的女性写作
36、沈从文小说创作中的民间立场
37、沈从文湘西小说中的苗族风情
38、从《丈夫》看沈从文对湘西民间叙事的改写
39、论现代小品文的创作特点——以周作人、林语堂、梁实秋小品创作为例
40、现代散文文体认知
41、现代散文类型初探
42、试论老舍创作中的平民视角
43、现代文学创作中的知识分子类型探析
44、现代文学与佛教文化研究
45、女性视角下的男英雄??解读《青春之歌》中的男性人物形象
46.茹志鹃小说的女性视角
47.孙犁小说的女性形象
48.解读“十七年”农村题材长篇小说中的爱情故事
49.《创业史》与《平凡的世界》的比较
50.《红旗谱》与《红高粱》的比较
51.《红日》与《高山下的花环》的比较
52、《尘埃落定》与《白鹿原》比较
53、张洁《方舟》与王安忆《弟兄们》的比较
54、从《长恨歌》解读王安忆的故事观
56、王安忆笔下的上海女性
57、冰心、丰子恺儿童观比较论
58、张爱玲的读者观
59、苏青散文研究
60、林徽因小说研究
61、林徽因诗歌研究
62、生态学视野中的现代文学
63、“五四”文学革命时期的“复古派”研究
64、余华小说论
1、探析“雷雨”的审美内涵——奥斯特洛夫斯基《大雷雨》与曹禺《雷雨》之比较
3、陀斯妥耶夫斯基“以完全的现实主义在人身上发现人”的理论意义
10、从《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看布莱希特的史诗剧艺术
13、人性的缺损:对《俄底浦斯王》悲剧内涵的再认识
16、一个“超人”的精神苦刑:论《罪与罚》的心理分析艺术
30、试论J.K.罗琳的《哈里.波特》中的人物艺术
7、第六代电影人的影像的变迁——以张元、贾樟柯、王小帅为例
12、第五代电影人的启蒙坚守与分化——以陈凯歌、张艺谋、田壮壮为例
13、中国女性导演的电影研究——徐静蕾或李少红的影像世界
46、顾炎武《日知录》“重厚”条论小说作用的理论内涵
53、“游戏”:康德与伽达默尔一个基础文论范畴比较
9、方言与普通话比较研究(以自己熟悉的方言作比较对象)
3、论中学语文教材中友情(亲情)题材作品选编的意义。
4、论中学语文教材中外国(古代)题材作品选篇的特点及意义。
5、从汉字的特点看中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与写字教学的策略。
6、从中小学写作教学的成绩与问题看高师院校写作教学的针对性。
8、论大语文环境中的语文因素对中小学生学习的正负面影响。
10、论“口语交际”给中小学教师“听说教学”带来的挑战。
11、论阅读教学中“文言文”(或诗歌、散文、小说、议论文等)的教学策略。
23、基础教育改革对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成长的挑战